关建中:创新投融资和评级模式 解决全球基建融资难

时间:2017-06-09 来源:网络转载

分享到:

2017年6月2日,大公国际信用评级集团董事长关建中在第八届国际基建高峰论坛上介绍了该集团首创的基础设施投融资和信用评级模式。

在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影响下,全球基建计划接连推出、方兴未艾,各国纷纷上马大型交通、能源、环境、公用事业的基建项目;基建发展在全球投资市场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

在澳门举行的第八届国际基础设施与建设高峰论坛上,关建中发表了题为《投融资与评级模式创新是解决全球基础设施融资难的顶层设计》的演讲,针对全球基建计划融资难的问题,向与会各界介绍了大公集团提供的解决方案。

关建中说,传统上基础设施发展依赖政府投资;而项目通常规模较大,工期较长,耗资巨大,社会资源和民间资本却缺乏参与机制和进入渠道。融资难的问题,使全球基建市场的巨大需求潜力无法转化为攸关各方的现实利益。这是造成目前各国基础设施建设进展缓慢的一个主要原因。

解决这一问题需要系统的顶层设计,关建中指出。顶层设计的要点,就是要让资本市场向基建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要做到这一点,就不能仅仅依靠个别项目上的特别安排,而必然要改变全球基础设施信用评级标准空白,信用资质缺失的普遍状况。

具体地说,就是基建项目的策划首先要保证项目未来的债务偿还能力,并以项目债务偿还能力的计划与实现为基础,进行投融资模式和信用评级模式的创新;让信用评级把资本市场上的社会资金引向基建发展。

要保证偿债能力,要进行信用评级——这正是大公集团为基建发展提出的两个创新模式的价值所在。只有这样,基础设施才能与资本市场建立有效的融资渠道,调动社会资源,实现持续发展。

关建中说:把基础设施投融资模式与评级模式创新作为全局性的解决方案,并坚定不移地推动这两大模式的实施,就能够开创全球基础设施建设的新格局,真正解决全球基础设施融资难的问题。

在为期两天的高峰论坛期间,大公集团关于基础设施投融资模式与信用评级模式的创新得到了与会各界嘉宾的热烈反响,吸引了多家媒体报道。

在这次高峰论坛上,大公集团还携手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发布了《一带一路国家基础设施发展指数(2017)》,为国际投资企业和承包商把握国际基建的发展趋势提供了一个系统性决策工具。



扫码访问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