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大央企投资150亿 打造经开兵器特色小镇!

时间:2017-06-12 来源:网络转载

分享到:

日前,两大央企强势合作,将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国家战略在经开区落在实处!

6月8日,陕西省委常委、西安市委书记王永康在人民大厦会见了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党组副书记、副总经理石岩,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高级专务、中国新型房屋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马建国一行,并共同见证了《西安兵器工业科技产业基地特色小镇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兵器小镇入区协议》签约。

西北兵工局局长、兵器工业西安科技产业基地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北方发展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建国,中新房集团西北公司总经理赵旭亮,西安经开区管委会主任钱虎威代表三方在协议上签字。仪式由兵器工业西安科技产业基地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北方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党委书记王彪主持,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卢凯,副市长强晓安出席活动。

位于经开区的西安兵器工业科技产业基地(简称“兵器基地”)是中国兵器工业集团与陕西省、西安市政府共同建设的以高新技术为先导、军民融合的产业聚集区域。截止2016年底,西安兵器基地共引入产业化项目28个,项目设计总投资142亿元,聚集了约294亿元/年的综合产出能力,基地“三区五园”的空间架构和“装备制造、光电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的产业格局初步形成。2015年,国家工信部批复兵器基地为国家新型工业化军民结合产业示范基地。

今年以来,西安兵器基地深入贯彻落实西安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和兵器集团公司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尹家绪董事长“支持西安兵器基地打造成兵器主导、市场运作、军民融合‘双创’示范基地的”重要指示,《“十三五”合作共建国家军民融合改革创新示范区协议》的基础上,紧紧抓住西安市打造“产、城、人、文”四位一体有机结合的特色小镇的契机,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多元主体参与”的创建模式,全力推进集兵工高端科技研发、兵工企业总部基地、兵器博物馆、兵工文化公园、兵工文化红色旅游目的地以及特色商业配套等功能板块为一体的全国独具特色的军民融合兵器特色小镇建设。

此次签约,标志着在西安兵器基地范围内总投资150亿元、规划用地面积约2500亩的西安兵器特色小镇建设进入了全面实施阶段。兵器特色小镇的建设将为西安市探索“军工+地方”的军民融合发展新模式进行成功实践,为促进地方区域经济发展、打造区域工业配套环境、提升区域商业价值发挥重要作用,为实施西安经开区实施“三新战略”、助力“建强创佳”、实现“追赶超越”提供有力支撑。

未来的兵器基地特色小镇是这样的:

西安兵器工业科技产业基地特色小镇

为充分发挥兵器基地对军工文化保留与传承的功能,打造集兵工高端科技研发、兵工企业总部基地、兵器博物馆、兵工文化公园、兵工文化红色旅游目的地以及特色商业配套等功能板块为一体的兵工特色小镇。

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多元主体参与”的创建模式,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同中国新型房屋集团拟合作开发兵工特色小镇,总投资约150亿元,在西安兵器基地范围内,共同打造总用地面积约2500亩、全国独具特色的军民融合兵工特色小镇。

特色小镇将以兵器基地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及综合保障园修建性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为基础,通过建设以产业配套商务区、专家公寓、人才公寓、特色商业中心为主的军民融合产业配套设施,中央公园、文体公园、城市绿地配套景观为主的城市基础配套设施,金融商务区、商业配套、生活配套区为主的综合配套服务设施,构建适合创新创业的企业管理体系,发展军民融合创新创业载体,建立创新创业与产业融合发展通道,不断激发创新创业活力。

经开君拓展:12345军民融合发展战略

近期,经开区为抢抓当前国家军民融合发展重大战略机遇,进一步发挥经开区军民融合潜在优势,加快推进军民融合创新发展,建设西安创建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域,实施了“12345”军民融合发展战略。

“1”:建设西安经开区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园

1.以泾渭新城为核心,构建军民融合创新服务体系,打造以先进制造业为主的军民融合产业集群,推进军民产能、技术、人才、资本深度融合,建设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园,全面提升军民融合产业聚集能力、科技转化能力和创新驱动能力。

“2”:建设西安兵器工业科技产业基地、国家新材料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2大基地

1.建设西安兵器工业科技产业基地。深化“军工+地方”模式,加快推进经开区与北方发展投资公司共建协议,吸引兵器工业集团重大项目落地,打造特色优势突出、产业链协同高效、核心竞争力强的兵器科技产业基地。

2.建设西安国家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深化“有色院”模式,支持有色院设立新材料产业基金,建设新材料科技成果工程化平台,加快军民融合新材料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形成科技研发、检验测试、生产制造为一体的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3”:打造军民两用装备制造、军民两用新材料、军民两用光电信息3大产业板块

1.打造军民融合装备制造产业集群。重点发展航空装备、汽车、新能源装备、输变电装备、轨道交通装备、医疗装备及中高端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等产业。

2.打造军民融合新材料产业集群。重点发展特种金属材料、复合材料、超导材料、难熔金属材料、锂离子电池材料、显示材料等产业。

3.打造军民融合光电信息产业集群。重点发展集成电路、激光、红外、光通信、光学仪器、雷达、北斗导航等产业。

“4”:推进军民产能融合、军民技术融合、军民人才融合、军民资本融合4个方面深度融合

1.推进军民产能深度融合。鼓励军工企业优先采用区内民营企业产品和服务;鼓励军工企业与区内民营企业采取联合生产、外包生产等方式开展协作配套。

2.推进军民技术深度融合。推动有条件的军工院所、企业与区内企业共建军民融合测试验证平台、工程技术中心、实验室等研发平台,组建联合研发团队共同攻关,形成基础共用、能力共有、成果共享、高效协同的军民融合创新机制。

3.推进军民人才深度融合。鼓励军工科技人员在区内创办企业或以入股方式参与区内民营企业创新;鼓励军工、民营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联合培养、定向培养军民融合复合型人才和高技能人才。

4.推进军民资本深度融合。鼓励金融机构运用金融工具,加强对区内“军转民”、“民参军”企业的支持;支持“军转民”、“民参军”企业通过上市、并购、重组等方式筹集社会资本做强做大。

“5”:建设军民融合创新服务中心、军民融合信息共享平台、军民融合科技资源统筹中心、军民融合科技企业孵化器、西部军民融合创新研究院5个军民融合公共服务平台

1.建设军民融合创新服务中心。创新军民融合发展方式、商业模式和运行机制,统筹军地科研、生产资源,建设军民融合综合服务窗口,打造集信息、交易、服务、投资、技术为一体的军民融合集成服务平台。

2.建设军民融合信息共享平台。搭建军民融合技术、产品、信息平台,为企业、政府和军队部门提供收集、管理、分析、发布与交流等信息服务,促进军民信息共享,形成军民之间规范、系统、权威的信息沟通渠道。

3.建设陕西省军民融合科技资源统筹中心。发挥兵器工业集团和陕西省科技资源统筹中心在军民两用技术方面的资源、信息和平台优势,建设军民两用资源共享平台,推动军民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协同创新,实现共享共用。

4.建设军民融合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军民融合众创空间。围绕武器装备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孵化军民两用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科技成果。通过项目征集、创业比赛、资金牵引等形式,开展军工科技众创活动,引导科技人员创新创业。

5.组建西部军民融合创新研究院。以经发集团为主组建西部军民融合创新研究院,对军民融合的重大问题、关键问题进行前瞻性、可操作性研究,提出政策和工作建议及提供咨询评估等智力支持,为军民融合科技成果、技术、产品双向转移转化提供服务。



扫码访问本页